2012年11月12日

遇見海明威 / Rencontre avec Ernest Hemingway

每一個大城市都有名人居住。在一個大城市居住久了,或多或少總會遇見名人。而我們之所以選擇住在大城市裡,有時也就是想與名人呼吸著同樣的空氣,感染著同樣的靈光。


在巴黎亦如是。我身邊的朋友,不乏有人在街角喝咖啡時與凱薩琳丹妮芙鄰桌而坐,或是在公園巧遇出門散步的設計大師聖羅蘭。

當然,名人不一定非得是電影明星或時尚名流。一九九〇年代進大學的我,剛巧遇上台灣新一波的「法式理論」熱潮。這一代文青心中的名人,除了絮語叨叨的羅蘭巴特之外,更是玩弄重重擬像的布希亞、暢談文化資本的布爾迪厄。到巴黎,心裡是想對大師頂禮膜拜,期盼走在大街上時,也能籠罩在偉大思想的氣氲中。這就是為何二〇〇七年早春三月時,當我在報紙看到布希亞過世的消息,一陣錯愕襲上心頭 ;擬仿影像竟如鬼影幢幢,虯結我腦海良久。


其實很多名人心中也是有偶像的,也同樣期望在大城市裡巧遇崇拜的名人。最為今日讀者熟知的例子之一,就是魔幻寫實小說《百年孤寂》的作者馬奎斯。一九五七年,不到三十歲的馬奎斯從南美洲遠赴歐洲擔任特派記者。旅居巴黎期間,他在拉丁區的聖米歇爾大道上,看見了年近六旬的海明威。那時正是索邦大學的下課時間,附近的二手書店裡滿是前來找書、看書的大學生。在人海茫茫中,馬奎斯一眼就發現海明威,正往盧森堡公園的方向走去。

當下,馬奎斯心裡開始一連串的自問自答:到底該發揮記者本分,衝上去採訪報導這位文壇巨星呢?還是只要當一個熱情的讀者,上前表達內心的激昂崇拜?馬奎斯只會說簡單的英語,而他也自忖海明威不是位西班牙語高手。情急之下,馬奎斯把雙手放在嘴邊,像泰山一樣隔著大街,用西班牙語拉長聲音大喊著「大-大-大-師-師-師!」海明威聽到了,當然知道是在叫他,因為街上只有熙來嚷往的大學生。於是海明威回過頭,用略帶稚氣的西班牙語,也對著馬奎斯大喊:「再-再-會-會,朋友!」


這是馬奎斯惟一見過一次海明威。短暫交會時互放的光亮,卻讓年輕的馬奎斯印象深刻。因為二十多年後,也就是一九八一年七月二十六日,《紐約時報》刊登了馬奎斯憶及這短往事的專文。即將於翌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馬奎斯,在這篇文章裡鉅細靡遺地描述了海明威當天的衣褲穿著、眼鏡樣式與身材比例。年輕時的巴黎空氣,回到美洲上空,它不只是流動饗宴,更終其一生叫人屢屢怦然心動。

馬奎斯曾經不只一次到聖米歇爾廣場上的咖啡館,一坐數個小時,在那裡寫作、閱讀,只為了在來來去去的人潮中,福至心靈瞥見海明威筆下的人物身影。然而,馬奎斯終究明白,海明威筆下的每一件事,每一刻鐘,都是海明威他自己的,並且永遠屬於海明威。你永遠無法成為海明威,也不可能捕捉他曾在巴黎體會到的一切。

而這種心情,不正是我們駐足巴黎時的感嘆?

(原載於《國語日報》2012年11月12日少年文藝版)

2 則留言:

小怡 提到...

很清新的小品文
(又是一篇適合深秋賞讀的文章)
看完後會讓人開始期待能在自己的城市中與偶像邂逅
海明威和馬奎斯的形象在你的筆下顯得更加鮮明與可親
大朋友、小朋友一定會喜歡這篇文章

Shih-Lung Lo 提到...

謝謝捧場!!:)
我後來想想,要碰見偶像固然不容易,但碰到了要即時認出來,也是一種功力呢!好幾次都是靠別人提醒,我才發現我跟偶像擦肩而過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