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7月29日

野餐的滋味

我們在臺灣常喜歡到戶外烤肉,享受和煦陽光與舒爽和風。法國的鄉間也常有烤肉活動,一般是在自家院子裡。我與母親曾在里昂友人家劈柴、烤肉,在櫻桃樹的樹蔭下共度愉快午後。

可是在人口稠密的巴黎,烤肉是不被允許的,因為烤肉的煙霧製造空污,使用的炭火也有消防安全疑慮。只是巴黎春夏兩季風光明媚,綠滿窗前,教人怎能不到戶外,陶醉在一片蔚藍晴空下?

於是,巴黎人會帶著麵包籃與餐巾,在城市裡相約野餐。

秀蒙丘公園一景。

雖說野餐的地點以公園最熱門,芳草如茵、湖水碧綠的盧森堡公園,緊鄰各大美術館的蒙梭公園,靜謐閑適的孟蘇利公園,都是熱門的地點。但隨意率性的巴黎人,哪裡會拘泥在這些地方?只要在塞納河的人行橋上鋪上一方餐巾,就可以大方地將歡樂感染給路人。塞納河的夕陽餘暉下,遊船不疾不徐駛過。興奮的各國旅客們,總是雀躍地向橋上野餐的人們歡呼招手。

盧森堡公園野餐的人們。

野餐的滋味令人難忘。難忘的不只是短暫的陽光季節,更難忘的是趁此相聚的親情或友情。野餐時隨興舒適的穿著,沒有尊卑座次之分席地而坐。拋卻規矩繁瑣的法式餐桌禮儀,使用最簡便的杯盤餐具,共享著各自準備的飲食。人與人之間的交流,回到最基本的面對面。你聽我說,我聽你笑,隨著歌聲手舞足蹈。都說巴黎人虛偽且冷漠,但野餐的時刻,總讓巴黎人流露出最真實的一面。

巴黎的綠地總有人們野餐。

六月中,法國大學課程多已結束。學生返鄉的返鄉,度假的度假,還有不少忙著準備暑假過後到亞洲展開一年的交換計畫。於是幾位法國大學生,熱情邀我與幾位同事,一起到巴黎東北的秀蒙丘公園野餐。

秀蒙丘原本是古代法國皇室與政府用來埋葬馬匹之處。久而久之,不但堆出了一座「丘」,更讓此處的土壤肥沃無比,群樹生長旺盛。山丘下有洞窟,洞內瀑布奔流。公園正中是一潭湖水,湖中又一小丘,丘頂有白色涼亭一座,登高足以俯瞰巴黎北郊。

我們一群人日正當中不到,就早早進入公園,覓了處蔭涼地。忘了準備餐巾,便把每人身上的早報貢獻出來,拼湊成時事感十足的「餐巾」。巧手的學生各顯神通,一一打開事先準備好的各式家常輕食。有酥皮烘烤的鮪魚鹹派,南法口味的米飯橄欖蕃茄涼拌,香草碎肉餡薄餅,還有黑巧克力蛋糕。自認手藝不佳者,沒忘記帶來法國人野餐必備的長棍麵包、煙燻火腿、與卡蒙貝乳酪。氣泡礦泉水,當令的杏桃、葡萄,則是談笑間最自然的潤喉妙方。

我與學生們在秀蒙丘公園野餐。

下午時分,越來越多野餐的人們來到公園。他們同我們一樣,在樹蔭下、草地間,交換彼此的貼心。不管準備的是金黃烤雞與馬鈴薯,還是紅酒與青翠三明治,都有眉開眼笑點染初夏的顏色。

這是巴黎野餐的滋味。清爽不帶油煙的餐點,內裡是最樸實拙重的傳統口味;城市的天空下,我們零距離地,那麼貼近大地的自然與人們的真心。

(2013年7月1日《國語日報》)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