帕庇祐糖(papillote)是源自法國里昂的巧克力,外層以五彩繽紛的糖果紙包裝,內層則包覆白色紙片,上頭寫著名人詩句或各國諺語。糖果紙兩端裁剪成流蘇,洋溢著熱鬧喜慶的視覺效果。每逢耶誕新年假期,法國家庭多會準備帕庇祐糖,既作為團圓飯後甜點之一,又可招待來訪親友。有些帕庇祐糖的包裝裡還加貼一層紙砲夾層,用力一扯就是「砰!」的一聲,大人小孩都玩得不亦樂乎。
「有朋自遠方來」的道理,古今中外皆然。明空每位親友都準備了拿手菜,與來自臺灣的我分享。餐桌上還特地為我做了個小名牌,大夥兒輪著練習叫我的名字。雖然不諳中文的親友把我名字拼成「碩倫」(Cho-Lun),但慇勤好客的溫暖,仍體現在點點滴滴的細節裡。
並不是所有法國人都會到外地度假或返鄉。新年期間「滯留」巴黎的人們,順理成章成為外地遊客造訪的對象。友人雷奧今年從留尼旺島回里昂探望父母,因轉機之便在巴黎停留數日,我也在他探訪名單之列。
留尼旺島地處非洲東側的印度洋,是法國海外屬地。其實雷奧原本在巴黎從事劇場工作,但為了讓戲劇貼近土地與民眾生活,創作真正的「大眾戲劇」,二十年前毅然移居留尼旺島,長期與非洲在地民眾激盪創作。二十五歲的約拿丹就是其中之一。
約拿丹是查德人,出生在不到百人的小村莊裡。長大後到首都恩嘉美納工作,三年前因緣際會認識了雷奧以及其他當地的劇場工作者與中學老師。曾為法國殖民地的查德雖然通行法語,但本地人日常使用的方言高達兩百多種,且各地風俗差異甚大。會說多種方言的約拿丹,自然成了雷奧推動在地活動的忠實翻譯;雷奧後來一度感染嚴重傳染病,也多虧約拿丹四處協尋醫療才得以倖存。
為了答謝約拿丹的救命之恩,雷奧特地為他辦理繁複的簽證手續,帶他一起見識繁華花都。於是我今年的耶誕禮物,竟是雷奧自家栽種的鮮嫩荔枝,重達兩公斤!對地處溫帶的法國本土來說,香甜多汁的荔枝是有錢也買不到的奢侈!我則入境隨俗,準備了年節應景帕庇祐糖,讓約拿丹體會傳統法國耶誕節的氣味。
查德長期處於戰亂與貧困,出國觀光是罕見大事。初到巴黎的約拿丹,既珍惜且敬畏地細心保存所見所聞所感。正當我們酒足飯飽收拾餐桌時,只見約拿丹把每顆帕庇祐糖的內外包裝紙分開,再把每張內包裝紙仔細攤平,自得其樂地複誦著紙上詩句。其中一張號稱是「中國諺語」:「黑貓白貓,會捉老鼠就是好貓」。約拿丹笑著問我,你們中文真的這麼說嗎?我回家以後會去問「吳家園」的老闆喔。
「吳家園」是恩嘉美納的臺灣中餐館。老闆是否姓吳倒不得而知。我從書架上找到一本臺灣帶來的名片收集簿,陪著約拿丹把帕庇祐糖的內包裝紙收藏進透明分格裡,共同享受這靜謐安寧的冬日片刻。終年炙熱的查德,或許沒人在乎北國新年的帕庇祐糖,但我衷心企盼明年耶誕,約拿丹可以回到巴黎親口告訴我「吳先生」的答案!
(原載於2012年1月2日《國語日報》)